證券時報
作為寧夏資產優良的上市公司,上市伊始,嘉澤新能就以自帶“光環”——通過IPO扶貧綠色通道上市,結束寧夏14年來沒有地方企業在主板上市空白,以及全員持股戰略,吸引了市場眾多目光。
日前,證券時報系“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”采訪團走進嘉澤新能。嘉澤新能董事長陳波在對話證券時報副總編輯高峰時表示,“嘉澤新能今年公布的未來三年發展規劃,就是圍繞著如何高質量提升公司發展水平來做的!标惒ㄕJ為,高速發展的時候一定要加杠桿,而高質量發展時一定要去杠桿。
上市之初,為解決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量問題,嘉澤新能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——“增規模、去杠桿、降負債”。公司計劃到2020年,實現裝機容量超過200萬千瓦,總資產接近200億,負債不增加,資產負債率降到50%以下。
在公司經營上,嘉澤新能獨創了“全生命周期+擔保發電量”的運營模式,引領企業發展壯大。公司同樣倡導技術創新,組建了自己的技術研發部。
在采訪中,陳波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,除集中式電站外,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發展分散式風電和屋頂分布式光伏的號召,大力開展分散式風電和微電網等領域的布局,憑借紅寺堡智能微電網項目的成功經驗,尋找優質用電用能負荷載體發展“新能源智能微電網+”形式的分布式能源,加大對分布式電源資產的投資力度。
今年3月,嘉澤新能公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,公司擬向泰通工業等33名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,購買其持有的中盛光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0%股權,交易作價25億元,其中現金支付約2.56億元,股份支付約22.44億元;公司同時擬募集不超14.87億元配套資金,用于中盛光電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項目、中盛光電國外集中式光伏發電建設項目。
從貧困縣走出的嘉澤新能積極參與扶貧和慈善事業,履行社會責任,始終將自身發展與區域經濟共存共榮,積極推動當地經濟轉型升級。
全面了解新興產業和科技前沿技術,以政策為導向,準確判斷市場投資環境,推進公司產業結構步入新的格局,嘉澤新能,一步步朝著“獻人類清潔綠電,還自然碧水藍天”的企業使命前進。(記者 黃豪)
|